本站已关停,现有内容仅作科研等非赢利用途使用。特此声明。
查看: 7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搜索再造金融:一个“新兵”的金融Google创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8 10:5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互联网迟早会改变许多东西,金融也不例外。

  叶大清始终相信这一点。这个早年担任Paypal中国区市场总经理、美国运通多渠道营销总监的海归派男生,现在是金融产品搜索和智能推荐平台“融360”的创始人。


  就像“去哪儿”通过旅游价格在线搜索创造了一片蓝海那样,融360希望将比价搜索引入[color=#000 !important]金融行业(行情 股吧 买卖点),尤其是[color=#000 !important]银行(行情 专区)贷款市场。近年来,随着阿里、腾讯的大举进入,互联网金融开始迅速升温,呈现风生水起之势。正如传统零售业受到电商冲击而被颠覆那样,传统信贷业务的转型似乎也近在眼前。

  事实上,从2011年底上线以来,融360已吸引了几十万用户在线申请贷款服务。眼下,网站上每月的贷款申请额已达上百亿元。如此迅猛的扩张,自然离不开背后的资本助推。在网站刚上线1个月时,公司就获得了凯鹏华盈、光速和清科创投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

  金融产品电商化

  创业伊始,叶大清的想法是,以金融产品的搜索和申请为切入口,为中小企业与个人消费者提供网上“比价”的功能。这是因为,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各家银行的利息、贷款期限和审核周期差别很大,这些差异化使得用户产生了信息搜索比较的需求,叶大清很快便从中嗅到了机会。

  他发现,尽管目前仍有50%以上的用户通过线下银行咨询获得贷款产品的信息,但线上搜索比价似乎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一个明显例子是,不少上市银行如今的网上银行业务量已超过柜台业务量,有些上市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甚至占到总业务量的60%至70%。今后,网上银行很有可能成为银行的主渠道。

  而在欧美市场,人们基本已经养成了在线获取金融产品信息的习惯。谷歌在2011年所做的调研表明,有88%的欧美网民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会事先在网上搜索比较。其中,有66%的欧美用户在网上完成搜索后,会直接在线申请金融产品。此外,Forrester的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英国人中每年至少一次网上查询与申请金融产品的比例上升到50%以上,而在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22%。

  叶大清相信,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养成或许会在两三年内发生。随着年轻网民的崛起与网购行为的成熟,金融产品的在线化和电商化也必将加速。不久前,融360进行了一次国内网民调研,结果发现有20%的网民不需要引导,已经具备自觉在网上搜索比价的习惯。而融360要做的,只是将这种习惯进一步延伸至金融领域。

  但公司并不仅仅满足于搜索,它同时将触角伸向了申请环节。用叶大清的话说,“我们希望把过去全线下的申请模式,完全搬到线上来完成。”具体而言,用户只需在网上输入贷款金额、期限以及用途等关键词,系统就会进行比对和处理,输出一份相应的银行及其他信贷机构的列表。这张列表上呈现了银行名称、信贷产品、[color=#000 !important]利率、总利息、月供、放款时间和贷款总额等信息。用户进行比较后,可以在线填写申请[color=#000 !important]材料(行情 专区),申请一家或几家银行的贷款。

  申请完成后,相关银行的信贷经理会与申请人进行电话联系,确认信息,申请人可以再度比较各家银行的产品,之后就可以去分行或支行申请贷款。

  对银行而言,融360是个快速获取客户的渠道,因此,融360的盈利模式是对上游合作金融机构收费,对中小企业与个人消费者则完全免费。

  据叶大清称,公司的收费模式分为三类,一类是用户提交申请后,按申请的单数收费;第二类是效果付费,即用户申请贷款后,银行批准了贷款,融360从中抽取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第三类是广告模式,这种模式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不到5%。

  在第一种模式里,用户提交的每一个申请,被称为一个leaDS,一个leads的收费在50元至100元不等。眼下,按leads收费的金融机构达80%左右。

  剩下的按效果付费的金融机构比例则不到20%。在这种模式里,融360的收费区间在0.5%至3%不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收费方式都不一样,”叶大清表示,“比如针对房贷的收费大约在贷款金额的1%左右,而周期较长、成功率较低的担保类贷款,收取的比例相对就高。”

  他同时坦言,在与某些四大行洽谈合作时,融360采取的是免费的方式。

  稳健与创新

  就目前的网站功能而言,融360专注的仍是贷款领域的垂直搜索与在线申请。

  通过对用户的关键词预设,公司能够在后台“筛选”出适合的金融机构与贷款项目,同时为银行快速地找到潜在的目标客户。在叶大清看来,“精准”是融360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大量的用户搜索行为反映的是用户对贷款产品的真实需求与对自身条件的描述,只要将各家银行的金融产品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就可以实现匹配供需。

  不难发现,融360专心地扮演着一个信息中介的角色,本身并不参与到交易中去,也不会触及到资金往来。“不碰钱、不放贷”是叶大清经常挂在口头的字眼,相反,公司在平台上引入了大量的银行业务人员,让用户与信贷经理直接对接。用他的话说,融360是促进银行实现互联网化的“帮手”,并不会与银行形成直接的竞争。

  在他眼里,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低进高出”,用较低的成本拿到资金,再用较高的利息和较低的风险把资金贷出去。正因为此,银行最重要的本领是风控,它们关注的往往风险管理和产品研发。“虽然银行也很重视客户的获取,但对它们而言这并非最重要的,完全可以外包出去。”

  不难发现,在成立后短短的一年半里,融360在全国低调迅速地“跑马圈地”,眼下已上线了30多个城市的版本,今年底计划覆盖60个城市。公司的网站也已涵盖了2000多种贷款产品,入驻近千家银行。如今,用户每月在融360网站上申请的贷款金额达百亿元,在叶大清的理想状态下,在线搜索比价每年会促成数万亿元金融产品的成交。

  与之相应地,融360也从创业初期的十几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110名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与银行业务拓展的人员几乎各占一半。随着公司的壮大,叶大清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即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可以说,中国目前做互联网金融的人才还是非常稀缺,”他对此直言不讳,“懂电商,懂互联网的人很多,但同时懂金融的人才几乎没有。银行出身的人员也挺多,但怎么让这群西装革履的人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

  稳健与创新,似乎是金融与互联网行业天然相悖的特性。即便同样强调创新,双方的理念也不尽相同。“我曾经听一家银行的处长说,要鼓励创新,但任何错误都不能犯。如果犯了任何错误,创新就没有意义。”叶大清称,“但不断创新就意味着不断试错,如果不容许犯错和失败,创新根本无从谈起。”

  对融360而言,如何在两者中取得平衡,是其能否持续扩张的核心。在过去一年多里,融360已经证明了金融搜索的市场足够大,而作为用户与银行间的桥梁,“融360本身能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用户体验够不够好,是否能让金融市场更加透明化”,是刻下摆在公司面前的课题。


ChinaGD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动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