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回去后觉得很多内容,包括当志愿者、包括听内容、包括交流。
选取了关于大会内容的一段分享一下吧。
Part 2: 对于讲座一开始的部分倒是没有听到,因为在门口派发礼品,之前看过活动的流程,所以大妈的暖场就没听到倒是也没觉得可惜,毕竟整个活动都是有录音的。听到的第一部分应该是:设计模式,讲师讲解了Python语言中需要设计模式,但是又不是直接照搬其他语言的不Pythonic的一个结构吧,又讲解了一些关于设计模式里面用到的例如适配器、代理模式、模版方法之类的,否决了单例在Python中的一些应用,改变成为使用模块会比较合理吧。装饰器、Borg(其在C#语言中叫monostete)等。针对动态语言特有的设计模式又说了:mixin、duck typing以及一些其他的指令和脚本等。 其实这些新的名词我都不懂,我只能生硬的记下一个两个,然后回到宿舍自己去查。参与GDG也好,Python大会也好,只是因为觉得自己只是活在自己的四周,也只能看到自己视线范围内的东西,学生学生,总会有那么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感觉,而我恰恰正是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懂。每次都能从别人身上知道,这个我不懂,那个我不懂,为什么自己有那么多的不懂,甚至连听都没听过。不甘落后,不想被甩下,所以来了,即使不懂,一点点的知道,聊胜于无。慢慢积累,总会知道的多那么一点点,别人确实有资本去嘲笑我们的无知,如果不改变。
第二场应该是老潘讲师讲的”重构“,所谓的重构,其实也是在分析其自身程序员人生经理的一个思索吧。辗转在多重语言中,探索,研究。在讲到J2EE的时候,我自己低声的念了一句J2EE,这个名词对我来说不陌生,之前在俱乐部Web学习中,泽凡师兄有讲过这个名词,但是我一直没有去查过。不巧这句话被老高听到了,于是被他慎重的吐槽了一番:不能叫J二EE,应该念"J two E.";至于为什么说这个小插曲呢,是因为有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无知,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真的,在他人的眼里,这就是很白痴很二逼的行为。再说关于这个重构,有一个新的东西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看不清楚形势,跟风;其实有点觉得每个时代都有那么一种像当时”大跃进“那种,看到一个特别大的数据,就以为能够赶美超英,然后就蜂涌。不管是之前所闹的什么盐荒也好,这些都是不理智的,一种盲从,没有理智的去分析它的可能性,当它亲自去时间,才会发现这是一个坑,这些都是浮夸。所以老潘的演讲最后打出:”不要盲目。要实验评估。“我们总喜欢把东西都给简单化,等到自己入坑,又痛苦不堪,所以说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坑,那也是个坑,要如何如何如何,都不实际。还是动手做吧。可能我的年龄有限,也无法理解他太多太深远的意思,这只是我的一些浅析罢了。 觉得特别喜欢的并和自己相关的应该就是李路讲师讲的关于视觉设计的内容吧。网站也是我自己参与过的,他说的一些内容的分组、网站的节奏、关于FLOW的知识、配色、甚至于文字排版,我觉得对于一个网站的设计还说也是必要的。这应该是也唯一一个我听的比较透彻的东西,不过里面也透露了很多我所不了解的,如:django。再说说,网站内容的分板块引导,是适应了人们视觉关注的一个顺序,左上到右下,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从而形成流。当然他也吐槽了挺多网站设计的不好的例子。外国的网站大多都是非常的简约,但是简约中又带有它的结构,所以不显得突兀,或者让浏览者摸不清楚头脑的状况。 移动应用中的Python框架也讲了很多我不懂的新名词,当然,有很多名词是在这次大会上出现过很多次的。真心觉得人就是这么不断的去学习学习学习,可以学很多门语言,之前有位讲师的开场倒是问了这么一句:靠Python赚钱的有没有? 我反而觉得,真的想靠自己的力量赚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学的这门语言,这门语言的消亡就以为着你没有了赚钱的工具,逼迫着自己不断的向别的语言去进发,去学习。有时候会觉得这样的程序员就是苦逼,何尝不是呢? 后面是关于大型多人游戏服务端的一些架构,他的构想是不分区的切换应用、海量用户同时在线、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难做到的,不过做出来的真的是觉得很不错。我也玩过不少游戏,每个区都要重新创建号码是非常繁琐的,还要花时间和经历去升级、去打造装备,这种海量在线,全服甚至所谓游戏内的全世界的一种商品交易,数据分享是值得点赞的!和小伙伴也讨论了一些关于游戏这个的问题,不过由于太复杂了,后面的代码解析和优化,我都听的不是太明白。 最轻松的,当然是TEDx的介绍,一个低门槛,高标准的质量,就不多说了。最后讲的是Python代码的优化,要形成一种好的代码习惯,当然还强调了一下数据结构的重要,哈哈,看来我和小伙伴们要好好学习数据结构才行了。之后又解析了一些关于pandas之类的问题。 …… 可以说,一天的内容相当的多。 当然,让我特别有感悟的也有,就是在晚餐后听社区大妈的所谓”吹水“。
我们从小到大,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给我们灌输这样那样的知识。我们都习惯了那么多年的别无选择,到了大学有太多的选择,突然发现了世界的美好,但是因为习惯性的盲从,让我们不会选择。在轻松模式下,我们自甘堕落。这就是我们迷茫的依始。太多的的信息量,使我们不知道我们该如何选择。 为什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选择过。我们以为这是我们的兴趣,我们的喜好,但是大多时候,我们只是觉得别人的东西,我们用还OK,还不错,然后就拿来使用,OK,这样就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你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通过这些腿鲜猜测的东西,都是别人想告诉你的东西。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催眠或者是幻觉。事物的本质,还是需要自己的探索。 至于不清楚的如何弄清楚。其实并不是你想弄清楚就可以弄清楚的,能力、权限、知识积累甚至等等的一些因素都是关键。你要弄清楚一个东西,第一你能不能接触到这个东西?能不能亲眼观察到?这是一个方面。你怎么去研究它?实验室或者材料?或者有没有可以研究它的器材?这又是个方面。处在一个社会,本身就存在各种限制,如果你想研究本质,但是有人会阻碍你的研究,不让你去研究,亦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太多。大妈说的一点倒是很对,书本里有海量的知识。没错,书本里是有很多知识,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一些是别人想要让你觉得”是这样“的”幻觉“,而哪些又是客观事实呢?所以一本本书去找,找到书的源头,就是答案。所有问题,你从别人身上得到的答案,都是别人想要告诉你的,你真的无从去判读他的真假。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确实真的会觉得很多事情不知道去如何判断,归根结底,这回我终于有那么些须想明白了,是因为我知道不够多,我根本无从考证。等自己的阅历见长,了解的东西够多,足够能独当一面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无法判断的茫然和无措了吧。
2013-12-8 小错
(小小浅析,聊胜于无。lai'yi'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