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关停,现有内容仅作科研等非赢利用途使用。特此声明。
查看: 8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子其实没那么滋润 谷歌风投为什么一枝独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5 23:0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25日消息,近年来风投机构的日子其实没那么滋润,过去十年的全球风投年均收益落后于各大主要股指,但是在不大景气的大环境下,谷歌风投的表现却可圈可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纽约时报》网站日前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谷歌引领的风投界“数据分析热”和谷歌风投的投资经验。

  以下为文章内容要点:

  谷歌引领风投界新趋势

  传统风投的“玩法”总是离不开熟人牵线、会议应酬和商业计划书,但是“数据大神”谷歌旗下的风投却更关注投资交易的科学性,在资金开始运作之前必定对数据的收集、核对和分析做足功夫。

  谷歌风投代表了风投界的一种新程式,虽然也有人对其持怀疑态度,但是在风投行业十年(2002年至2012年)来年均收益6.9%、落后于各大主要股指的大环境下,成立于2009年的谷歌风投表现相当抢眼——170个投资项目中的成功案例包括已经上市的假日租房网站HomeAway、“智能电网”软件商Silver Spring Networks,以及多家被谷歌、雅虎、Facebook和Twitter收购的初创企业。

  谷歌风投是第一家重度依赖数据的重要风投机构,而后KPCB、红杉资本、Y Combinator等知名机构也跟风大搞数据,再后来我们又看到了Ironstone Group和Palo Alto Venture Science等为试行数据战略而生的新机构。

  虽然一些风投人士坚持认为直觉和运气依然至关重要,但是没什么人会否认数据分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你无法进行量化评估,又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呢?”谷歌风投的执行合伙人比尔·马里斯(Bill Maris)说道。他还表示谷歌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数据资源和云计算基础设施,所以“贸然凭直觉进行投资是愚蠢的做法”。

  谷歌风投管理着15亿美元资金,雇佣了7名专门负责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员工,并且每周都会向斯坦福大学的知名统计学家杰罗姆·弗里曼(Jerome H. Friedman)进行咨询。马里斯表示,谷歌风投利用来自学术文献、以往经验和初创企业及其创始人的数据不断改进算法,即便对从未创业的大学退学生都能建立量化记录。

  谷歌风投有何投资经验?

  用来解析数据的具体算法是谷歌绝不外传的“最高机密”,但是谷歌风投也公开了一些经验。

  例如,在“究竟该投资在一般年景下创业并做得很棒的人,还是该投资在好年景下创业而做得一般的人?”这一问题上,很多人会选择第一种情况,然而谷歌风投执行合伙人格雷厄姆·斯宾塞(Graham Spencer)却指出: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应当选择第二种情况,因为这意味着创始人善于把握市场时机。

  谷歌风投的其他经验还包括: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人更有可能再次成功创业,旧金山湾区等科技中心的初创企业成功概率更大,等等。

  但是,斯宾塞也指出:谷歌的算法虽然精确但也并非绝对依据,各种要素也不能单独作为判断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关键在于综合衡量并抓住最重要的要素。

  此外,谷歌风投也承认人为判断的重要性。马里斯举了一个例子:谷歌风投如果认为某位创始人不靠谱,那么即便所有数据都显示应当投资也绝不会投资;如果对某位创始人高度信任,那么即便所有数据都不利也会坚决投资。

  其他风投机构的做法

  有些风投机构如KPCB和红杉资本,只是追踪记录初创企业在Twitter上被提到的次数、移动应用在App Store的排名等数据以供参考。

  但是,也有一些风投机构几乎完全依靠算法来选择投资对象,例如Ironstone:它的算法迥异于与传统风投资本家的思考方式——创始人团队的价值只占12%,初创企业本身也只占20%,其余全看要进入的市场,因为Ironstone认为初创企业变数较大而市场的可预见性更强。


ChinaGD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动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